时间: 2025-04-30 22: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31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君子不器。”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君子不应该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基本含义是指君子应该全面发展,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技能或角色,而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德行。
在文学中,“君子不器”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应该全面发展,不应受限于狭隘的专业或技能。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个人发展或教育理念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哲学,这个词汇被用来探讨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本质。
“君子不器”源自儒家经典《论语》,反映了儒家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在东亚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尤其是在教育和个人修养方面。
在*传统文化中,“君子不器”强调的是人的德行和才能的全面发展,这与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德行相呼应。在现代社会,这个概念被用来倡导全面教育和终身学。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人。它鼓励人们不断学*和成长,不受限于单一的技能或角色。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许多“君子不器”的人,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表现出色,而且在其他领域也有所涉猎,这使得他们在团队中非常受欢迎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君子不器,心怀天下, 学海无涯,志在四方。”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开放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象征着知识的广博。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悠扬的琴声,象征着艺术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与“文艺复兴人”(Renaissance Man)相比较,指的是那些在多个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人。
“君子不器”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鼓励全面发展和终身学的理念。它提醒我,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技能,成为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理解教育的真正目的和个人的成长路径。
子曰:‘君子不器。’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原是卫国的商人,姓端木名赐,他因为有钱,经常穿华丽的服饰,孔子看不惯他的新潮,说他为君子不器。他沾沾自喜,他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器,孔子随意说是瑚琏之器。子贡更加飘飘然,不知孔子在说他内心空虚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5回:“最容易是‘平上入去’:‘时使薄敛’、‘~’、‘而后国治’……”
1.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