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7:18
“含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心中怀有怨恨或不满。它描述的是一种情感状态,即个体因为某种原因而心存不满或怨恨,但这种情感并未直接表达出来,而是被压抑在内心。
在文学作品中,“含怨”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许多情感表达都带有含怨的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为受到不公正对待而心存不满,但并未直接表露出来。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中,“含怨”可能与情绪压抑和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同义词中,“怀恨”更强调长时间的怨恨,“怨怼”则带有一定的责怪意味,而“不满”则可能更侧重于对事物的不满意。反义词中,“释怀”和“宽恕”都表示放下怨恨,而“谅解”则强调理解后的宽容。
“含怨”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含”和“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含”有包含、内含的意思,“怨”则指怨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含怨往往与忍耐和内敛的性格特点相关。在儒家文化中,强调“忍”和“让”,因此含怨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即在不公或冲突面前保持克制。
“含怨”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压抑。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人,他们的内心可能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工作压力而含怨的同事。他们虽然表面上保持平静,但通过他们的言行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不满和怨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含怨”:
月光下,她的眼眸含怨,
如秋水般深邃,却藏着无尽的哀愁。
视觉上,“含怨”可能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听觉上,可能是一首悲伤的旋律,伴随着低沉的钢琴声,传达出内心的压抑和不满。
在英语中,“含怨”可以对应为“harbor resentment”或“hold a grudge”。这些表达都强调了内心的怨恨和不满,但“harbor resentment”更侧重于长时间的怨恨,而“hold a grudge”则更强调对某人或某事的持续不满。
通过对“含怨”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情感状态的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不公和冲突时的内心世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