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5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55:06
词汇“岑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岑立”由两个汉字组成:“岑”和“立”。其中,“岑”字通常指小而高的山,或者山峰;“立”字则表示直立、竖立。结合起来,“岑立”可以理解为山峰高耸、直立的样子。
由于“岑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出现,用以形容山峰的雄伟或高耸。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极低。
“岑”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记载,源自《说文解字》,意为小而高的山。“立”字则是一个基本汉字,表示直立。两者结合的“岑立”可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形容山峰的形态。
在**文化中,山峰常常被赋予崇高、坚韧的象征意义。因此,“岑立”这样的词汇可能在描述自然景观时,带有赞美和敬仰的情感色彩。
“岑立”这个词给人一种高远、不可攀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或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由于“岑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岑立”来形容山峰,如:“岑立峰巅,云海茫茫,心随风起,志在四方。”
视觉上,“岑立”可能让人联想到高耸的山峰,或是直立的树木。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声音联想,但可以想象风声在山峰间回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来描述高耸的山峰。
“岑立”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自然景观细腻描绘的能力。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提升文学素养和语言美感。
1.
【岑】
(形声。从山,今声。本义:小而高的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岑,山小而高也。 、 《孟子》。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按,谓山之层叠似楼也。”-可使高于岑楼。 、 《庄子·徐无鬼》。注:“岸也。”-未始离于岑。 、 张衡《思玄赋》-饮青岑之王醴兮。 、 马融《长笛赋》-托九成之孤岑兮。
【组词】
岑嶅、 岑立
2.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