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2:02
词汇“岑楼”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岑楼”的字面意思是高耸的楼阁。其中,“岑”指的是山的高峻,“楼”则是指建筑物中的高层结构。因此,“岑楼”可以理解为高耸入云的楼阁,常用来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和壮观。
在文学作品中,“岑楼”可能用来形容古代宫殿、寺庙或园林中的高楼,用以营造一种宏伟、庄严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不是一个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词。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历史学中,可能会提及“岑楼”来描述特定类型的古代建筑。
“岑楼”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高大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在古代文化中,高大的建筑物常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岑楼”可能与皇权、权威等概念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与古代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有关。
“岑楼”给人以庄严、宏伟的情感反应,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和历史的沉淀。
由于“岑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岑楼”融入到描述古代场景的诗歌或故事中,用以增强历史感和空间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高耸的古代楼阁,周围环绕着云雾,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钟声或风铃声。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岑楼”的词汇,但类似的建筑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或印度的寺庙塔。
“岑楼”作为一个古典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深度。
1.
【岑】
(形声。从山,今声。本义:小而高的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岑,山小而高也。 、 《孟子》。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按,谓山之层叠似楼也。”-可使高于岑楼。 、 《庄子·徐无鬼》。注:“岸也。”-未始离于岑。 、 张衡《思玄赋》-饮青岑之王醴兮。 、 马融《长笛赋》-托九成之孤岑兮。
【组词】
岑嶅、 岑立
2.
【楼】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楼,重屋也。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组词】
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 楼观、 楼外楼、 楼角、 楼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