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1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17:10
词汇“危岑”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甚至在标准汉语词典中找不到确切的定义。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构成部分“危”和“岑”来进行分析。
由于“危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如果强行使用,可能会出现在描述自然景观或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山峰险峻、高耸入云的景象。
在**古代文学中,山往往象征着坚韧和不屈,而“危岑”这样的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屹立不倒的人或事物。
由于“危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描述旅行经历或自然景观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文学性。
在创作一首描写山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危岑”来增强意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危岑”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自然景观,如英语中的“towering peak”或“steep mountain”。
“危岑”作为一个组合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蕴含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自然景观,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岑】
(形声。从山,今声。本义:小而高的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岑,山小而高也。 、 《孟子》。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按,谓山之层叠似楼也。”-可使高于岑楼。 、 《庄子·徐无鬼》。注:“岸也。”-未始离于岑。 、 张衡《思玄赋》-饮青岑之王醴兮。 、 马融《长笛赋》-托九成之孤岑兮。
【组词】
岑嶅、 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