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5:10
词汇“中身”在日语中表示“内容”或“内部的东西”。它可以用在多种场合,比如描述一个容器或包裹里的物品,或者比喻性地指代事物的实质或内涵。
“中身”由“中”(内部)和“身”(物体)组成,直译为“内部的物体”。在日语中,这个词的使用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性的使用。
在日本文化中,“中身”强调的是事物的内在价值和实质,这与日本文化中重视内在品质和细节的价值观相契合。
“中身”这个词给人一种探索和发现的感觉,它鼓励人们深入事物的表面,去发现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中身”来询问或描述包裹或容器里的物品,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沟通物品的具体内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の中身は静かな詩,夜の深さを語る。”(月的内容是静谧的诗,诉说着夜的深沉。)
想象一个装满宝物的箱子,打开时发出的金属碰撞声,以及闪烁的光芒,这些都是“中身”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中身”可以对应为“contents”或“substance”,但在使用上可能没有日语中那么强调内在的实质。
“中身”这个词在日语中是一个非常实用且富有深度的词汇,它不仅用于描述具体物品的内容,还常用于比喻性的表达,强调事物的内在价值和实质。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中身”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感受。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