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1:48
“一息尚存”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还有一口气存在”。它形容生命力顽强,即使在极其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生命力,没有完全放弃或消亡。
“一息尚存”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简单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在社会背景中,它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坚持到底。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印象,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它激发人们对生存和奋斗的深刻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描述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或者在听到他人克服困难的故事时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一息尚存,/ 我的心跳,如战鼓擂动。”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荒凉的废墟中坚持站立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心跳声在寂静中回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nging on by a thread”,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一息尚存”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精神的一种肯定。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和希望。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我下定决心,象陈毅同志病中表现的那样,~,努力不懈!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
3.
【尚】
(会意。从八,向声。本义:尚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尚,曾也。 、 《诗·王风·免爰》-尚无为。
4.
【存】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注:“存即在。”-存,存在也。 、 《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 《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 、 《孟子·离娄下》-以其存心也。 、 《吕氏春秋·应同》-召寇则无以存矣。 、 《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存济、 存殁
1. 【一息】 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 暂停;稍歇; 一口气息; 一个子嗣; 犹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