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37:29
忍俊: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忍住笑意,但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因为某种滑稽、有趣或可笑的情境而忍不住笑出来的状态。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忍俊”常常用来形容人物对某些幽默或荒诞情节的反应,增添作品的趣味性。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忍俊不禁”来形容自己或他人面对搞笑情境时的反应。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表演艺术等领域,可能会探讨人们在面对幽默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同义词:
反义词:
“忍俊”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是指忍住笑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演变为形容忍不住笑出来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忍俊不禁”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
在**文化中,幽默和笑声被视为缓解压力和增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因此,“忍俊”这一词汇在描述人们面对幽默时的反应时,也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忍俊”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轻松和愉快。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温馨、幽默的瞬间,这些瞬间能够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和朋友聚会时,我们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结果大家都笑得忍俊不禁。那一刻,我们之间的友谊似乎更加深厚了。
诗歌: 在那春日的午后, 阳光洒满小径, 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忍俊不禁,心花怒放。
视觉:想象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睛弯成月牙状,这就是“忍俊”的视觉联想。 听觉:听到一阵阵欢快的笑声,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这也是“忍俊”的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忍俊”可以对应到“chuckle”或“snicker”这样的词汇,它们都用来形容因为有趣或滑稽的情境而发出的笑声。不同文化中对幽默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但“忍俊”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的感觉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忍俊”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欣赏生活中的幽默和笑声。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灵活地运用“忍俊”这一词汇,让它成为我表达情感和描述情境的有力工具。
1.
【忍】
(形声。从心, 刃声。本义: 忍耐、 容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忍,能也。 、 《广雅》-忍,耐也。 、 《论语·八脩》。皇疏:“忍,犹容耐也。”-是可忍也。 、 《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 、 《左传·成公二年》-吾子忍之。 、 《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 《吕氏春秋·去私》-忍所私以行大义。 、 清·林觉民《与妻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组词】
忍事、 忍容、 忍顺、 忍从、 忍羞、 忍气、 忍垢、 忍丑、 忍耻、 忍痛
2.
【俊】
(形声。从人,雋(jùn)声。本义:才智超群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俊,材千人也。 、 《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 《鹖冠子·能天》-德万人者谓之俊。 、 《礼记·王制》-俊士。 、 《礼记·月令》-赞杰俊。
【组词】
俊选、 俊良、 俊物、 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