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4:31
“当轴之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担任重要职务或处于关键地位的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政治、军事或社会中担任重要角色的人物,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对整个局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当轴之士”常用来描述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政治家、军事将领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历史学等,它是一个较为正式的表达方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重臣”强调地位的重要性,“要员”强调职务的关键性,“权臣”强调权力的集中。反义词则强调与“当轴之士”相对的普通或不重要的地位。
“当轴之士”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政治文化。在古代,轴是指车轴,比喻事物的中心或关键部分。因此,“当轴之士”即指处于中心或关键地位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当轴之士”常与忠诚、智慧、勇气等品质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于评价历史人物或当代政治领袖,强调他们在国家或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权威的印象,联想到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他们的丰功伟绩。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领导者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历史课程中学*到关于“当轴之士”的案例,如诸葛亮、曹操等,他们的智慧和决策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当轴之士,智谋深远,一策定乾坤,千古留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着古代官服的智者,手持卷轴,面容严肃,背景是古代宫殿。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朝堂上的讨论声和决策时的庄重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ey figure”或“pillar of the stat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对“当轴之士”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在描述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人物时的深刻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秉钧当轴之士,身兼官以十数。
1.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2. 【轴】 压轴子。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