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3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33:52
“当耳边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把话语或警告当作耳边吹过的风,不予理会或不放在心上。基本含义是指对别人的话或警告不予重视,听过后就忘记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或改变。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人物对重要信息的忽视,有时带有讽刺或批评的意味。在口语中,它常用来表达对某人言论的不屑一顾或不以为然。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它可能用来描述个体或组织对反馈或建议的忽视。
同义词:置若罔闻、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反义词:铭记在心、认真听取、重视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同义词强调的是完全忽视或不重视,而反义词则强调的是认真对待和重视。
“当耳边风”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人们对风的自然现象的观察,风过耳边即逝,比喻信息的快速遗忘。在语言中的变化不大,基本保持了其原始的比喻意义。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听取他人意见或不重视他人建议的人。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沟通和反馈重要性的认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失望和无奈,联想到了那些因为不听取建议而遭受损失的情况。它影响了我对于沟通和听取他人意见的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对朋友的建议当耳边风,结果在项目中遇到了预料之外的困难。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话语如风过耳,不留痕迹,却在心中激起涟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风中,风吹过他的耳朵,但他没有任何反应。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轻柔而短暂。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turn a deaf ear to”,意思是对某事充耳不闻,不重视。
“当耳边风”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比喻,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他人意见的不重视。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沟通和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他把爹妈的劝告~,结果一误再误,后来竟铸成大错。
1.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2.
【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耳,主听也。 、 《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 、 《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 、 《鬼谷子·权篇》-耳目者,心思之助也。 、 《易·说卦》-坎为耳。 、 明·刘基《苦斋记》-忠言逆耳利于行。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组词】
耳目官、 耳斡儿、 耳朵垂子、 耳根厢、 耳顺
3.
【边】
(形声。从辵(chuò),臱(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边,行垂崖也。 、 《尔雅》-边,垂也。 、 唐·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组词】
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 边涯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