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7:19
词汇“[助读]”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文本中的注释性词汇。由于“[助读]”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作为一个注释性词汇来探讨。
“[助读]”可能指的是在阅读材料中用来辅助理解的内容,通常是对难懂的词汇、短语或概念的解释或补充说明。它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助读]”可能出现在古典文学或专业文献中,用以解释古文中的生僻词汇或专业术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出现在书面材料中。
同义词:注释、解释、说明 反义词:(由于“[助读]”是一个辅助性词汇,通常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由于“[助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随着特定文本的需要而产生的词汇。
在教育和学术领域,“[助读]”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帮助不同背景和知识水平的读者理解复杂的文本。
对于学习者来说,“[助读]”可能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减少了阅读障碍。
在翻译或阅读专业文献时,我经常遇到需要“[助读]”的情况,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
在创作一篇关于古代文学的文章时,我可能会使用“[助读]”来解释一些现代读者不熟悉的古文词汇。
在视觉上,“[助读]”可能让人联想到书籍中的小字注释;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老师在讲解时的补充说明。
在不同语言中,类似的注释性词汇可能存在,但其具体形式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助读]”作为一个注释性词汇,在帮助理解和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语言学习中的辅助性和实用性,对于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有积极影响。
1.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
2.
【读】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引证】
《说文》-读,诵书也。 、 《公羊传·定公元年》-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 、 《孟子》-读其书。 、 《论衡·谈天》-相随观读,讽述以谈。
【组词】
读法、 读祝、 读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