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9:42
周围:指某一物体或地点的外围部分,即在其四周的空间或环境。
“周围”一词源于古汉语,由“周”和“围”两个字组成,“周”意为环绕,“围”意为包围,合起来即表示环绕包围的状态。
在中华文化中,“周围”常与“中心”相对,强调空间布局的对称性和完整性。在社会交往中,了解周围环境是基本的社交技能。
“周围”这个词常带有一种安全感,因为它涉及到个人对环境的感知和控制。同时,它也可能引发孤独或被包围的负面情绪。
在旅行时,了解周围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在诗歌中,“周围”可以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如“月光洒在周围的山丘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想象一个人站在山顶,四周是连绵的山脉和广阔的天空,这种视觉体验与“周围”一词紧密相关。
在英语中,“周围”可以对应为“surroundings”或“around”,在不同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词汇。
“周围”是一个非常基础且实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空间关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准确使用“周围”可以增强描述的精确性和生动性。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围】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囗,回也,象回币之形。 、 《广雅·释诂四》-围,裹也。 、 《易·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 、 《周礼·考工记·庐人》-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组词】
围堑、 围圆、 围地、 围屏、 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