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00
“周垣”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字面意思是指围绕某地的围墙或城墙,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城池或宫殿的防御结构。
在文学作品中,“周垣”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古朴、庄严的氛围,尤其是在描述古代战争或宫廷场景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领域,它可能被用来精确描述古代建筑的特征。
“周垣”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周”可能指环绕、周围,“垣”指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城墙”或“围墙”等词汇。
在**古代,城墙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用于防御,也象征着权力和秩序。因此,“周垣”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提到“周垣”,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辉煌与沧桑,以及历史的厚重感。它唤起一种对过去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深思。
在参观古代遗址或历史博物馆时,可能会遇到“周垣”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建筑和文化。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周垣”来描绘战场的景象:
铁骑踏破周垣外,
烽火连天夜不眠。
想象一座古老的城池,周垣高耸,风声呼啸,仿佛能听到古代战士的呐喊和战鼓的回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fortress wall”(堡垒墙)或“city wall”(城墙)也有类似的使用,但“周垣”特有的古汉语韵味在其他语言中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周垣”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城市建设和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加我们对文化深度的认识。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垣】
(形声。从土,亘(xuān)声。本义:矮墙,也泛指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垣,墙也。 、 《书·梓材》。马注:“卑曰垣,高曰墉。”-既勤垣墉。 、 《墨子·备城门》-周垣之高八尺。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尽毁其馆之垣。 、 《汉书·萧何传》-为家不治垣产。
【组词】
垣衣、 垣堵、 垣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