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2:57
屠灭: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彻底消灭或杀尽,通常指***的杀戮行为,导致某个群体或生物种类的完全消失。
“屠灭”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屠”(杀戮)和“灭”(消灭)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用来描述极端的暴力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屠灭”可能与某些历史或战争有关,如二战中的种族清洗,或者生态灾难中的物种灭绝。这些通常带有强烈的道德和伦理色彩,引发人们对暴力和破坏的深思。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如恐惧、悲伤和愤怒。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和环境的破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历史书籍时遇到“屠灭”这个词汇,它让我深刻理解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片被屠灭的土地上,
鲜血染红了每一寸土壤,
生命的歌声戛然而止,
只留下无尽的哀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凉的土地,上面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如低沉的大提琴或悲壮的交响乐,来增强这种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exterminate”或“wipe out”,德语中的“ausrotten”或“vernichten”,都与“屠灭”有相似的含义,强调彻底消灭的概念。
“屠灭”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极端的暴力行为,还引发了对生命、道德和伦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类历史中的某些黑暗面。
1.
【屠】
(形声。从尸,者声。“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与人有关。本义:宰杀牲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屠,刳也。 、 《六书故》-屠,刳剥畜牲也。 、 《史记·樊哙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 《后汉书·何进传》-进自屠羊。 、 《史记·魏公子列传》-屠者朱亥。 、
【组词】
屠沽、 屠狗、 屠杀、 屠肆、 屠工、 屠牛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