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3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31:40
词汇“周史”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文献、书籍的标题。由于缺乏具体的上下文,我将尝试从几个可能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周史”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关于历史上周朝的史书或历史记录。周朝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分为西周和东周,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5*年。
“周史”由“周”和“史”两个字组成。“周”指的是**历史上的周朝,“史”指的是历史或史书。这个词汇的结构简单,含义直接,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
在**文化中,周朝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其政治制度、文化成就和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周史”在学术和文化讨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历史爱好者或学者来说,“周史”可能唤起对古代文明的敬畏和对历史深度的探索欲望。对于一般读者,它可能只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指代。
由于“周史”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和历史讨论中。例如,在撰写论文或参加学术会议时,可能会频繁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周史”来构建故事背景,增强作品的历史感。例如:“在这部以周史为背景的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事实与虚构情节。”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周史”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指代特定历史时期或历史文献的词汇。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有“罗马史”、“希腊史”等类似的表达。
“周史”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指代,在学术和文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历史,还激发我们对古代文明的探索和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专业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2.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