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59
“王翦置田”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历史。王翦是秦国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战功赫赫之后,选择退隐并大量购置田地,以示不再参与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王翦购买田地”,其基本含义是指功成名就后选择隐退,过上平静的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王翦置田”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在功成名就后选择退隐,追求个人生活的安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劝告某人在达到一定成就后,应该考虑休息和享受生活。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时代背景。
“王翦置田”直接来源于王翦的历史故事。在古代,许多将领和政治家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会选择隐退,这种行为在历史上被多次记载和引用,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功成名就后选择隐退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体现了对个人品德和智慧的尊重。这种行为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和荣誉的复杂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平和、智慧和成熟的联想。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考虑生活的平衡和个人的幸福。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可能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选择“王翦置田”,即在取得一定成就后,选择减少工作量或完全退休,以享受生活和家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功成身退王翦置田,岁月静好不问前尘。”
想象一位老将军在夕阳下巡视自己的田地,这种场景给人以宁静和满足的视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与“retirement”或“sabbatical”相比较,但“王翦置田”更强调在功成名就后的主动隐退和生活的转变。
“王翦置田”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考虑个人的幸福和生活质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生活和成功的深刻理解。
1.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2.
【翦】
初生的羽毛。
【引证】
《说文》。王筠注:“翦者谓新生之羽,整齐之状也。”段玉裁注:“羽初生如前齐也。前,古之翦字。”-翦,羽初生也。一曰矢羽。
剪整齐。
【引证】
《诗·鲁颂·閟宫》-实始翦商。 、 《释言》-翦,齐也。 、 《韩非子·五蠹》-茅茨不翦。
【组词】
翦缀、 翦发、 翦灯
3.
【置】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置,赦也。 、 《汉书·尹赏传》。注:“放也。”-见十置一。 、 《史记·淮阴侯列传》-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 《史记·吴王濞列传》-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
4.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