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4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42:12
“渴者易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口渴的人更容易接受饮水。基本含义是指在特定需求或困境中的人更容易接受帮助或满足需求。这个成语强调了需求迫切性对接受帮助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渴者易饮”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的人更容易接受援助或改变。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急需帮助时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或帮助。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需求层次理论或援助的有效性。
同义词“饥不择食”强调在极度饥饿时对食物的不挑剔,与“渴者易饮”在表达迫切需求时接受帮助的意象相似。反义词“挑三拣四”则表示挑剔,与“渴者易饮”的迫切接受形成对比。
“渴者易饮”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民间智慧,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描述人们在迫切需求时的行为特征。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强调在困难时期人们更容易接受帮助的现实。它也反映了社会互助和同情心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在困难时期人们更需要团结和互助,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社会关系的看法和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流浪者在炎热的夏天急需水喝,周围的人纷纷伸出援手,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渴者易饮”的现实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炎炎夏日,渴者易饮,心灵的干涸,需爱来滋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口渴的人在沙漠中寻找水源的情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水流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帮助的到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rowning man will clutch at a straw”,意思是在绝境中的人会抓住任何可能的救命稻草,这与“渴者易饮”在表达迫切需求时接受帮助的意象相似。
“渴者易饮”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特定需求下的行为模式,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反映了社会互助和同情心的价值。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们在困难时期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1.
【渴】
(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口渴。
【引证】
《广韵》-渴,饥渴。 、 《诗·王风·言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诗·小雅·采薇》-载饥载渴。 、 宋·苏轼《浣溪沙》-日高人渴漫思茶。
【组词】
好渴;当你渴的时候到罐子那里去喝水
2.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引证】
五代·王衍《醉妆词》-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组词】
者回、 者般、 者流、 者番、 者里、 者个、 者边
3.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4.
【饮】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引证】
《诗·大雅·公刘》-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组词】
饮羊、 饮水、 饮马长江
用酒食款待。
【引证】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组词】
饮客、 饮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