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5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8:07
渴笔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笔尖干渴,需要墨水。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它通常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时笔墨干涩,线条显得苍劲有力,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渴笔”一词源于**传统书法和绘画的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艺术风格。在古代,书法家和画家会故意使用干涩的笔墨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
在**文化中,书法和绘画被视为高雅艺术,“渴笔”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技艺的掌握和创新。
“渴笔”给人一种坚韧、不屈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历经沧桑却依然坚强的生命力。
在我的书法学*中,我尝试过使用渴笔技法来创作作品,这种技法让我感受到了书法的另一种魅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渴笔挥洒,墨迹如龙,岁月在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想象一幅渴笔绘制的山水画,可以看到干涩的笔触勾勒出的山石,仿佛能听到风吹过山谷的呼啸声。
在西方艺术中,类似的技法可能被称为“dry brush”,但在表现手法和艺术内涵上有所不同。
“渴笔”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艺术技法,也反映了艺术家对传统和创新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文化视野和艺术感知。
1.
【渴】
(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口渴。
【引证】
《广韵》-渴,饥渴。 、 《诗·王风·言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诗·小雅·采薇》-载饥载渴。 、 宋·苏轼《浣溪沙》-日高人渴漫思茶。
【组词】
好渴;当你渴的时候到罐子那里去喝水
2.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