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07
外径:在工程和几何学中,外径指的是一个圆形物体或空心圆柱体的外部直径,即从一边的外缘到另一边的外缘的直线距离。它是测量物体外部尺寸的一个重要参数,尤其在制造和设计领域中。
外径这个词源于对圆形物体尺寸的精确描述需求。在古代,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绳子和尺子来测量物体的尺寸,随着技术的发展,精确测量成为可能,外径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外径的概念是基础的,它影响着从日常用品到大型机械的制造和设计。精确的外径测量确保了零件的互换性和设备的可靠性。
外径作为一个技术术语,通常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然而,在专业领域,精确的外径测量是高质量工作的象征,可能会引起专业人士的自豪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外径这个词,但在购买或使用某些产品时,如自行车轮胎或水管,了解其外径尺寸是必要的。
在诗歌中,外径可以比喻为事物的表面或外在特征,例如:“他的话语,如同一个精确测量的外径,揭示了他内心的深度。”
想象一个工程师使用卡尺测量一个金属零件的外径,这个过程可能伴随着金属的轻微摩擦声,给人一种精确和专业的印象。
在不同语言中,外径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普遍的。例如,在德语中,外径被称为“Außendurchmesser”。
外径作为一个精确描述圆形物体外部尺寸的术语,在工程和制造领域中至关重要。虽然它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专业交流中是不可或缺的。了解和正确使用外径这一概念,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工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