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6:22
“丹室”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炼丹的房间,特别是在道教文化中,炼丹是修炼长生不老药的一种实践。因此,“丹室”可以理解为进行炼丹活动的特定场所。
在文学作品中,“丹室”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神秘或神圣的空间,与道教的修炼和长生不老的主题相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道教文化或历史时。在专业领域,如道教研究或历史学中,“丹室”是一个重要的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的实践场所。
“丹室”一词源于道教炼丹术的实践,随着道教文化的发展而逐渐被广泛使用。在古代文献中,如《道藏》等,可以找到关于丹室的详细记载。
在**传统文化中,道教炼丹术与追求长生不老的观念紧密相关。因此,“丹室”在道教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修炼和追求精神与身体的完美状态。
“丹室”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神秘、古老和神圣的氛围。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古代文化和**实践的好奇心和敬畏感。
在参观道教寺庙时,我曾亲眼见到过丹室,那是一个安静而神秘的空间,墙上挂着古老的炼丹图谱,让人不禁对古代道士的智慧和毅力感到敬佩。
在诗歌中,可以将“丹室”作为意象,描绘一个追求精神升华的场所:
在幽深的山谷中,
有一间古老的丹室,
道士们在此炼制着时间的秘密,
追求着永恒的光辉。
想象一个昏暗的房间,中央有一个炼丹炉,炉火微微闪烁,四周摆放着各种炼丹器具。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丹室”的词汇,但类似的**实践场所,如印度的瑜伽冥想室,可以提供一种跨文化的比较视角。
“丹室”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道教文化的深厚历史,也激发了人们对古代智慧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 、 《书·禹贡》-砺砥砮丹。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 《荀子·正论》-加之以丹矸。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组词】
丹矸、 丹砂、 丹砾、 丹铅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