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15: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15:36:53
词汇“畜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拆解,“畜”通常指家畜或动物,而“义”可以指意义、道义或正义。因此,如果强行解释,“畜义”可能指的是与动物相关的意义或道义。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并不存在,以下的分析将基于假设性的理解。
“畜义”假设性地指与动物或家畜相关的道德观念或行为准则。
在假设的语境中,“畜义”可能用于讨论人类对待动物的道德责任,例如在农业、动物福利或环境保护的讨论中。
由于“畜义”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法追溯。
在现代社会,随着动物权利意识的提升,“畜义”这样的概念可能被用来强调人类对动物的责任和尊重。
提到“畜义”,可能会联想到对动物的同情和保护,以及对那些忽视或虐待动物行为的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选择购买动物产品时考虑“畜义”,比如支持那些提供更好动物福利的品牌。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畜义”来表达对自然和动物的尊重: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共同呼吸,
遵循着古老的“畜义”,
尊重每一生命的权利。
提到“畜义”,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农场画面,或是动物保护组织的宣传视频。
在不同文化中,对待动物的态度和道德观念各异,但“畜义”这样的概念可能在强调动物福利和保护的文化中更为突出。
尽管“畜义”不是一个实际的词汇,通过假设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强调动物福利和伦理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尊重与动物相关的道德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1.
【畜】
饲养。
【引证】
《礼记·曲礼》-畜鸟者则勿佛也。 、 《楚辞·大招》-畜鸾皇只。 、 《徐霞客游记》-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
【组词】
畜置
养育。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 、 《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 、 《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畜我,复我邦家。
【组词】
畜爱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