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0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08:12
五畜:在中文里,“五畜”通常指的是五种主要的家畜,即牛、马、羊、猪、鸡。这些动物在农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供肉食、劳动力和其他资源。
“五畜”一词源自古代**农业社会的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五畜的重要性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五畜与农业祭祀、节日庆典紧密相关。它们不仅是食物来源,也是社会和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五畜让人联想到田园生活、自然和传统。它们代表了稳定和丰饶,给人以温馨和满足的情感体验。
在个人经历中,五畜可能与童年在农村的记忆相关,或是与家人一起准备节日食物的美好时光。
在诗歌中,五畜可以被用来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象:
牛羊成群,鸡鸣猪哼, 田园风光,岁月静好。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牛羊归圈,鸡群在院子里觅食,这样的场景带来宁静和满足的视觉感受。
在不同文化中,主要的家畜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美,牛和猪是主要的家畜,而在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可能更侧重于羊和鸡。
五畜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农业社会的基础,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畜】
饲养。
【引证】
《礼记·曲礼》-畜鸟者则勿佛也。 、 《楚辞·大招》-畜鸾皇只。 、 《徐霞客游记》-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
【组词】
畜置
养育。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 、 《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 、 《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畜我,复我邦家。
【组词】
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