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0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00:37
畜养:指饲养动物,特别是指为了生产肉、奶、毛皮或其他产品而进行的系统性饲养。
“畜养”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畜”指动物,“养”指抚养或培养。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专业化,特指系统性的动物饲养。
在农业社会中,“畜养”是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畜养业逐渐规模化和专业化,对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畜养”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勤劳的农民和健康的食品。然而,也可能引发对动物福利和环境影响的担忧。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参与或观察到畜养活动,如参观农场、购买有机肉类等,这些经历加深了对畜养行业的理解。
在诗歌中,“畜养”可以用来描绘宁静的田园风光:
晨曦中,牛群缓缓走过,
牧场上的畜养,是岁月的温柔。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广阔的牧场和成群的动物;结合音乐,可以想象到乡村的宁静和动物的叫声。
在不同文化中,“畜养”的概念和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畜养可能更注重动物的自然生长,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侧重于高效率的生产。
“畜养”是一个涉及农业、经济和生态的复杂词汇。了解其多方面的含义和应用,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现代社会中的农业和畜牧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畜】
饲养。
【引证】
《礼记·曲礼》-畜鸟者则勿佛也。 、 《楚辞·大招》-畜鸾皇只。 、 《徐霞客游记》-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
【组词】
畜置
养育。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 、 《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 、 《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畜我,复我邦家。
【组词】
畜爱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