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2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29:30
懒慢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懒”和“慢”。字面意思是指行动迟缓、不积极、缺乏动力或效率低下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行为上表现出懒惰和迟缓的特征,不愿意主动去做事情,或者做事情时拖拖拉拉,效率低下。
在不同的语境中,“懒慢”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懒慢”这个词由“懒”和“慢”两个字组成,其中“懒”字古已有之,表示不愿意动或做事不积极;“慢”字则表示速度慢或不急迫。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行动迟缓、不积极的词汇。
在**文化中,勤劳被视为美德,而懒慢则被视为不良品质。在社会交往中,懒慢的人可能会受到他人的批评或排斥。
“懒慢”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效率低下、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拖延、懒惰行为的厌恶或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懒慢的人或情况,比如同事工作拖沓、孩子做作业拖延等。这些经历可能会让我们更加重视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
在诗歌中,可以将“懒慢”融入到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句中,如“春风懒慢,花儿也迟迟不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懒洋洋的人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慵懒的音乐来表达“懒慢”的感觉。
在英语中,“lazy”和“slow”可以分别对应“懒”和“慢”,但组合起来并不常见。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这种状态。
“懒慢”这个词在描述人的行为特征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要避免懒惰和拖延,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懒慢”这个词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非常重要。
1.
【懒】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懒。-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 、 《宋书·范晔传》-吾少懒学问,晚成人。
【组词】
懒待、 懒怠、 懒得、 懒残和尚煨芋
2.
【慢】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慢,一曰不畏也。 、 《广雅》-慢,惰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远而慢之。 、 《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 、 《吕氏春秋·处方》-而长不简慢矣。 、 《左传·庄公八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 《荀子·君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 《吕氏春秋·上德》-荆成王慢焉。 、 《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 《儒林外史》-管家,实是多慢了你。
【组词】
慢骂、 慢亵、 慢狎、 慢视、 慢公、 慢令、 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