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5:25
*慕古今**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向往古代,轻视现代”。它描述的是一种对过去时代或事物的过度崇拜,而对当前时代或事物持有轻视或不满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慕古今** 常用来批评那些过分推崇古代文化、制度或人物,而对现代社会持否定态度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形容那些总是怀念过去,对现在不满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化研究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分析某些社会现象或思潮。
同义词中,“怀古”强调对过去的怀念,而“复古”则可能涉及实际的模仿或回归古代风格。反义词“崇今”和“厚今*古”则强调对现代的重视和推崇。
*慕古今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和哲学思想,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时代的反思和对传统的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批评中。
在文化中,慕古*今** 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尊古”观念相联系,但也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过分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态度。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有时被用来批评那些过分怀旧,忽视现代进步的人。
*慕古今** 这个词组可能引起一种对过去的浪漫化想象,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现代社会的不满或批评。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总是怀念过去美好时光的人,或者那些坚持传统,不愿改变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总是抱怨现代社会,怀念过去的“黄金时代”。这种态度有时会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或新思想的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慕古之心,如梦如幻, *今之眼,见新不见。 时光流转,古今交织, 何不携手,共创新篇?
*慕古今** 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色古香的画卷,或是悠扬的古琴声,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nostalgia”(怀旧)来表达,但“nostalgia”更多指的是对过去的美好回忆,而不一定包含对现代的轻视。
*慕古今* 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积极拥抱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和表达对过去与现在的态度。
~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1.
【慕】
(形声。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思也。-慕,习也。 、 《礼记·檀弓》-其往也如慕。 、 《孟子·万章》-巨室之所慕。 、
【组词】
慕义、 慕向、 慕企、 慕位、 慕尚、 慕思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3. 【薄】
4.
【今】
(会意。从佶亼(jí)。本义:现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是时也。 、 《苍颉篇》-今,时辞也。 、 《诗·召南·摽有梅》-迨其今兮。 、 《诗·豳风·东山》-于今三年。 、 《史记·汲郑传》-吾今召君矣。 、 《战国策·燕策》-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其室十无一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今之高爵显位。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
【组词】
今朝三明朝四、 今雨、 今愁古恨、 今下、 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