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1:37
出尘之表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的外观、举止或品质超越了尘世的平凡,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或高洁。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外貌或行为,暗示其与众不同,有一种不染尘埃的纯净和高雅。
在文学作品中,出尘之表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或重要人物,强调其非凡的气质和超脱世俗的特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人特别优雅或高尚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或人物评价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独特风格或高尚品质。
同义词:超凡脱俗、高洁、清雅、不染尘埃 反义词:凡俗、尘世、庸俗、俗气
出尘之表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在诗词和文言文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仍然保留了其原有的高雅和超脱的含义。
在文化中,出尘之表** 常常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相结合,强调个人修养和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高尚品质和优雅举止的追求。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崇高和纯净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和高洁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言行举止总是那么出尘之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教诲和榜样一直影响着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词汇:
在喧嚣的尘世中,
你如一朵出尘之表的莲花,
静静绽放,不染尘埃。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高山流水或幽静花园的画面,这些场景都能唤起出尘之表的感觉。在音乐方面,一些古典音乐或新世纪音乐也能营造出这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ranscendent" 或 "otherworldly",这些词汇也传达了一种超越平凡的特质。
出尘之表 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超凡气质的人或事物。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语言的细腻和多样性。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表】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表,上衣也。 、 《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 、 《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必表而出之。 、 《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
【组词】
表裘、 表礼、 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