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4:51
词汇“指謫”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误写或打字错误。如果我们假设它是“指摘”的误写,那么我们可以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指摘”的字面意思是指指出错误或缺点,通常带有批评的意味。
“指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通过手指指出,引申为指出错误。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被“批评”等词汇替代。
在**文化中,直接的指摘有时被视为不礼貌或不圆滑,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委婉或间接地表达批评。
“指摘”往往带有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冲突或不愉快的情况。
在团队工作中,适时地指摘问题可以帮助团队改进,但需要注意方式和语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指摘”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如“他用笔尖指摘着时代的疮疤。”
想象一个人严肃地指出图表上的错误,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严肃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指摘”可以对应为“criticize”或“point out flaws”,但其使用和文化接受度可能有所不同。
“指摘”是一个具有批评意味的词汇,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方式,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如何恰当地使用这类词汇对于提升沟通技巧至关重要。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訾】
(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訾,訾訾不思称意也。从言,此声。 、 《礼记·丧服》。注:“口毁曰訾。”-四制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不訾小忿。 、 《吕氏春秋·审应》。注:“毁也。”-公子沓訾之。 、 《淮南子·泛论》-訾行者不容于众。 、 《战国策·魏策》-诋訾今古。 、 《淮南子·汜论训》-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
【组词】
訾美、 訾怨、 訾病、 訾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