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27
词汇“减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在中文语料库中很难找到具体的定义和用法。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减克”可能是由“减”和“克”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其中,“减”通常表示减少、降低的意思,而“克”可以指重量单位克,也可以表示克服、克制。因此,“减克”可能意味着减少重量或者克制某种行为或情感。
由于“减克”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创造性地使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概念。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社群或特定的语境中。
由于“减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减克”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减克”可能被用来表达节俭、克制等价值观。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有一种节制、自律的正面情感联想,也可能会有一种限制、压抑的负面情感联想。
由于“减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这个词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减克”来表达节制或克服困难的主题。
由于“减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减克”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
“减克”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和理解需要特定的语境和创造性的思维。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但探索和理解非常用词汇也能丰富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
1.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
2.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