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0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02:10
“片语只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零碎的、不完整的词语或短语。基本含义是指说话或写作时使用的内容不够充分、完整,通常用来形容表达不够详尽或不够深入。
“片语只词”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片语”和“只词”两个词组合而成,表示零碎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强调言辞的完整性和充分性是一种传统美德。因此,“片语只词”往往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暗示表达不够充分或不够深入。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不够认真、不够负责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敷衍了事的态度。在情感上,可能会引起人们对表达不充分的担忧或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在会议上有人只是片语只词地提出问题,却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让人感到不够专业和负责。
在诗歌中,可以将“片语只词”融入到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表达一种简洁而含蓄的美:
春风拂面,片语只词,
花开花落,不言而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中,一个人站在风景如画的山川之间,却只是简短地说了几句话,给人一种言不尽意的感觉。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段简洁的旋律,来表达“片语只词”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few words”或“brief remarks”,但这些表达没有“片语只词”那种强调不充分和零碎的含义。
“片语只词”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强调表达的不充分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言辞的完整性和充分性,避免给人留下不够认真或负责的印象。
1.
【片】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组词】
唱片儿、 画片儿、 相片儿、 影片儿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只】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引证】
《诗·鄘风·柏舟》-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4.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词,意内而言外也。 、 《世说新语·轻诋》-词色甚强。 、 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 宗臣《报刘一丈书》-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 词锋、 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