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1:08
片面性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某事物或观点只从一个方面或角度来看待,缺乏全面性或平衡性。基本含义是指在分析或评价事物时,只考虑了部分因素或观点,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方面或观点,导致结论或判断不够全面和客观。
在不同的语境下,“片面性”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侧重点不同,例如“狭隘”更强调范围的狭窄,“偏颇”则强调偏向某一方。
“片面性”一词源于汉语,由“片面”和“性”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片面”指的是单一方面,而“性”则表示性质或特性。随着语言的发展,“片面性”逐渐被用来描述观点或分析的不全面性。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片面性”常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只从自身利益或立场出发的观点。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强调全面性和包容性是重要的价值观。
“片面性”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不完整或不公正的判断。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偏见、狭隘和缺乏深入思考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只从自己角度出发的人,他们的观点往往具有片面性。通过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和全面地看待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片面之词,如孤岛漂泊, 不见大海的辽阔。 全面之思,如星辰璀璨, 照亮真理的彼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只看到事物一面的视角,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一段旋律只重复一个音符,缺乏变化和丰富性。
在英语中,“片面性”可以对应为“one-sidedness”或“partiality”。在不同文化中,强调全面性和客观性的重要性是一致的,尽管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片面性”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在分析和评价事物时,全面性和客观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词汇提醒我在表达观点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避免过于狭隘或偏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片面性”有助于提高我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1.
【片】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组词】
唱片儿、 画片儿、 相片儿、 影片儿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3.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