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4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48:22
“修桥补路”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修理桥梁和修补道路。它通常用来形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维护工作,以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在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社会或个人的改善和进步。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实际的修路工作。在专业领域,如土木工程或城市规划,它则有更具体的含义,涉及技术和规范。
同义词:筑路架桥、修路建桥、道路维护 反义词:破坏道路、损毁桥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筑路架桥”可能更强调建设的过程,而“修桥补路”则侧重于维护和修复。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修”和“补”两个动词加上“桥”和“路”两个名词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已经存在,用以描述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也有所扩展。
在**传统文化中,修桥补路被视为一种善行,能够积累功德。它体现了社会对公共设施维护的重视,以及对公益事业的推崇。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建设性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勤劳、奉献和社区的团结。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古老的桥,每年都会有志愿者组织修桥补路的活动,这不仅维护了桥梁的安全,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修桥补路”比喻为心灵的修复和成长:
心灵的桥梁,岁月的道路, 修补之间,见证了成长的足迹。
想象一幅画面:工人们挥汗如雨,在烈日下修桥补路,机器的轰鸣声和锤击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勤劳和建设的图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pairing bridges and roads”,虽然在字面上相似,但在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修桥补路”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具体的维护工作,也承载了社会对公益和建设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关注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和社会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作用。
我丈夫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敬老怜贫。
1.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
2.
【桥】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 、 《史记·秦本纪》-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 、 刘禹锡《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 、 唐·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 、 宋·姜夔《扬州慢》-桥边红药。 、 《广东军务记》-桥边一带。
【组词】
桥阁、 桥津
3.
【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补,完衣也。 、 《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补褐防寒岁。
【组词】
补衣;补袜;补衬、 补衣
4.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