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36
异禀(yì bǐ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与众不同的天赋或才能。它强调某人拥有超出常人的特殊能力或才华,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或技能上具有非凡的天赋。
异禀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异禀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异”指不同、特别,“禀”指天赋、才能。在古代文献中,异禀常用来形容君王或重要人物的非凡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用来形容任何具有超凡才能的人。
在**文化中,异禀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天命”观念相联系,认为某些人天生具有特殊的使命和才能。在社会背景中,异禀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如科学家、艺术家等。
异禀这个词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卓越、非凡和成功。在表达中,使用异禀可以增强对某人才能的赞美和敬佩。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一位具有异禀编程能力的朋友,他在高中时期就能开发复杂的软件应用,这种才能让我深感敬佩。
诗歌:
在晨曦的微光中, 他以异禀的笔触, 绘出星辰的轨迹, 谱写时间的诗篇。
故事:
在一个遥远的小镇,有一位被称作“异禀”的少年,他拥有解读古老文字的能力,这种才能让他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视觉联想:异禀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艺术家在画布上挥洒自如的画面,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专注研究的场景。
听觉联想:异禀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音乐家在舞台上激情演奏的旋律,或是诗人在朗诵会上深情吟诵的声音。
在英语中,与异禀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genius”或“prodigy”,它们都强调某人具有非凡的才能或天赋。不同文化中对异禀的理解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某人在某一领域的卓越才能。
异禀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描述某人特殊才能时有了更精确和生动的表达方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异禀,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这将有助于我在未来的语言表达中更加灵活和准确地使用这个词。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禀】
(会意。禀为禀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禀,赐谷也。 、 《礼记·中庸》。注:“稍食也。”-既禀称事。 、 《汉书·文帝纪》-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 、 《新唐书·宪宗纪》-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
【组词】
禀赡、 禀谷、 禀粮、 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