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36
异相(yì xià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不同的相貌或状态。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它通常指的是事物在不同条件或时间下表现出的不同状态或性质。
“异相”一词源自汉语,由“异”(不同的)和“相”(相貌、状态)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其基本含义。
在**文化中,“异相”可能与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相关,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异相”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性和神秘感,给人以探索和理解的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异相”来形容一个人的多面性,比如某人在工作场合和家庭场合的表现截然不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如异相,变幻莫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表情或姿态,形成视觉上的“异相”。
在英语中,“异相”可以对应为“different phases”或“multiple aspects”,强调事物的不同状态或方面。
“异相”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词汇,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现象。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