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9:09
波利尼西亚(Polynesia)是一个地理和文化区域,位于太平洋中部,由多个岛屿组成,这些岛屿分布在广阔的海洋上,形成一个三角形,其顶点分别是夏威夷、新西兰和复活节岛。波利尼西亚的字面意思是“许多岛屿”,源自希腊语的“πολύς”(polys,意为“许多”)和“νῆσος”(nēsos,意为“岛屿”)。
在文学中,波利尼西亚常被描绘为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在口语中,提到波利尼西亚可能让人联想到热带天堂、海洋冒险或原住民文化。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人类学和海洋学,波利尼西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其生态系统、人类迁徙历史和文化演变。
同义词:玻里尼西亚(音译)、太平洋岛屿(广义) 反义词:大陆(对比其岛屿性质)、内陆(对比其海洋环境)
波利尼西亚一词最早由法国航海家查尔斯·梅拉伦(Charles de Brosses)在175*年提出,用以描述太平洋中部的岛屿群。随着欧洲探险家的发现和殖民,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学术和日常语言中。
波利尼西亚文化以其丰富的口头传统、舞蹈、音乐和艺术而著称。社会结构通常以家族和部落为基础,强调社区合作和共享。波利尼西亚人的迁徙历史和航海技术是人类学和历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提到波利尼西亚,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热带天堂、宁静的海滩、多彩的珊瑚礁和热情的当地文化。这种联想往往带来一种放松和向往的情感。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曾访问过波利尼西亚的一个小岛,那里的自然美景和友好的当地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波利尼西亚可以被描绘为一个遥远的天堂,如:
在波利尼西亚的怀抱中, 海风轻拂,星光闪烁, 梦与现实交织, 在无尽的蓝色中漂泊。
波利尼西亚的图片可能包括椰子树、白色沙滩和蔚蓝海水。音乐方面,波利尼西亚的传统乐器如乌克丽丽和鼓声,以及传统的舞蹈节奏,都能唤起人们对这片土地的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波利尼西亚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地理和文化特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相似的认知和尊重。
波利尼西亚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地理区域,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视野和表达能力。
1.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尼】
阻止;阻拦。
【引证】
《墨子》-淫嚣不静,当路尼众。
【组词】
尼行、 尼阻
4.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5.
【亚】
(象形。小篆作“亞”。许慎认为像人驼背形。甲骨文一说像花边形。本义:丑)。
同本义。
【引证】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 、 《说文》。段玉裁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衣驾切。”-亚,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