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2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20:05
“不亚”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不次于”或“不低于”。它用来表示某事物在质量、程度、水平等方面与另一事物相当,甚至更好。
“不亚”源自汉语,其结构为“不”(否定)+“亚”(次于),合起来表示“不次于”。在古代汉语中,“亚”已有“次于”的含义,而“不亚”则是对其的否定,形成了一个常用的比较表达。
在**文化中,“不亚”常用于正面评价,强调平等或超越的意味。在社会交往中,使用“不亚”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认可。
“不亚”给人以积极、肯定的情感反应,常与优秀、卓越等正面词汇联想在一起。它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标准和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不亚”来评价一位朋友的绘画技巧,表达我对她才华的赞赏和认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亚”来增强比较的效果:
星光不亚于月辉,
静夜中各自闪耀。
“不亚”可以联想到平衡的天平,或者两棵并肩生长的树木,象征着平等和和谐。
在英语中,“不亚”可以对应为“on par with”或“comparable to”,用于表达相似的比较概念。
“不亚”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比较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提供了精确的比较方式,还传递了积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不亚”对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亚】
(象形。小篆作“亞”。许慎认为像人驼背形。甲骨文一说像花边形。本义:丑)。
同本义。
【引证】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 、 《说文》。段玉裁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衣驾切。”-亚,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