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5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53:50
焦眉苦脸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眉毛紧皱,脸上显露出痛苦或忧愁的表情。基本含义是指人因为忧虑、烦恼或遭遇困难而表现出明显的愁苦之态。
在文学作品中,焦眉苦脸 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增强情感表达。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直接地用来描述某人当前的情绪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交往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的非言语沟通。
同义词:愁眉苦脸、愁容满面、面带忧色 反义词:喜笑颜开、眉开眼笑、面带笑容
同义词在描述忧愁的表情时略有差异,如“愁眉苦脸”更强调眉毛的皱起,而“愁容满面”则强调整个面部的忧愁表情。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描述的是愉悦和高兴的表情。
焦眉苦脸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是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形成的,用以形象地描述人的面部表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忧愁表情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面部表情常被视为内心情感的直接反映。焦眉苦脸**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他人情绪的普遍认知。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情绪表达,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误解或担忧。
焦眉苦脸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痛苦,同时也提醒我在他人表现出这种表情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看到朋友因为家庭问题而焦眉苦脸,我主动去了解情况并提供了帮助,这让我意识到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中落叶,焦眉苦脸,
心中的忧愁,难以言传。
看到焦眉苦脸 这个词汇,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忧愁表情的画作,或者是一首悲伤的音乐,如肖邦的《夜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frown and look miserable" 或 "look sad and worried",虽然不如焦眉苦脸 这个成语形象和简洁,但也能够传达相似的意思。
焦眉苦脸 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的情绪状态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他人的情感,也提醒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注意情感的细腻表达。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传达情感和理解他人方面的重要性。
‘为了这一点事,你还不知道,我说了好几箩筐话啊!’田畴焦眉苦脸的说了。
你不要~好不?
1.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3.
【苦】
粗劣 同: 盬
【组词】
苦盐、 苦功、 苦事
4.
【脸】
(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引证】
吴均《小垂手》-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 白居易《昭君怨》-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组词】
脸蛋、 脸巴子、 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