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0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01:09
词汇“焦盆”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焦”通常指物体因高温而变黑或烧焦,“盆”则是一种容器,通常用于盛放物品。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焦盆”可能指的是一个被烧焦的盆子,或者是一个用于烧焦某物的盆子。
由于“焦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场景或物品,但在日常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会出现。
由于“焦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焦”和“盆”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仪式中,可能会有使用焦盆的情况,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由于“焦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诗歌中,可以将“焦盆”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代表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痕迹:
在岁月的长河中,
焦盆静静地躺着,
见证了无数的变迁,
承载着古老的秘密。
由于“焦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焦盆”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能不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描述中,它可以作为一个独特的元素来使用。通过对“焦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词汇的多义性和灵活性,以及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1.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2.
【盆】
(形声。从皿,分声。皿,泛指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盛东西或洗涤用的器皿。通常为圆形,口大底小,比盘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盆,盎也。 、 《考工记·陶人》-盆实二鬴,厚半寸,脣寸。 、 《周礼·牛人》。司农注:“所以盛血。”-与其盆簝。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组词】
炭盆、 脸盆;大铜盆、 盆吊、 盆冤、 盆口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