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9:01
暑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与夏季高温相关的疾病。在中文里,“暑”指的是炎热,尤其是夏季的酷热,“病”则是指疾病。因此,“暑病”通常指的是由于高温天气引起的身体不适或疾病,如中暑、热射病等。
在医学领域,“暑病”可能特指一类与高温相关的疾病,需要专业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描述夏天因为炎热而感到的不适,如头晕、乏力等。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绘夏天的炎热和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生活状态。
同义词:热病、中暑、热射病 反义词:寒病(与寒冷相关的疾病)
“暑病”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自古代至今变化不大。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有对暑病的描述和治疗方法,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夏季养生的论述。
在文化中,夏季被视为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因此,暑病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也被广泛传承。
提到“暑病”,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炎热的夏天、汗水、不适和需要休息的情景。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疲惫或不安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夏天因为高温而感到身体不适的经历,这时候“暑病”这个词就能准确地描述这种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炎炎夏日,暑病如影随形,人们在树荫下寻找一丝清凉。”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烈日下的街道、汗水淋漓的人们;听觉上,可能是风扇的嗡嗡声或是人们谈论如何避暑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用“heat illness”或“heat stroke”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暑病”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具体且实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健康问题,还反映了夏季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交流和理解文化背景。
1.
【暑】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暑,热也。 、 《易·系辞》-一寒一暑。 、 《诗·小雅·四月》-六月徂暑。 、 《礼记·月令》-土润溽暑。 、 《《素问·天玄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 、 《韩非子·人间训》-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 、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乌兽稀毛,其性能暑。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宋·苏轼《教战守》-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组词】
暑溽、 暑岁、 暑夏、 暑寒、 暑湿
炎热的日子。
【引证】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 《韩非子·显学》-寒暑不兼时而至。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