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1:48
暑期:指夏季的假期,通常指的是学校或教育机构在夏季的放假期间。在**,暑期通常指的是每年的7月和8月,这段时间学生和教师都会放假。
暑期这个词由“暑”和“期”组成。“暑”指的是炎热的天气,“期”指的是一段时间。这个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用来特指夏季的假期。
在**,暑期不仅是学生放假的时间,也是家庭旅游和各种夏令营活动的高峰期。暑期文化活动丰富,如夏令营、暑期学校、旅游等,这些都是暑期文化的一部分。
暑期常常让人联想到阳光、海滩、冰淇淋和无忧无虑的时光。它代表着放松和自由,是许多人童年记忆中美好的一部分。
在我的生活中,暑期是我和家人一起旅行的最佳时机。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享受家庭时光。
诗歌:
炎炎夏日,暑期来临,
阳光洒满金色的大地。
孩子们的笑声,
在海风中飘扬。
视觉:想象一片金色的沙滩,蓝天白云,孩子们在海边玩耍。 听觉: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孩子们的欢笑声。
在英语中,“暑期”可以对应为“summer vacation”或“summer break”。不同文化中,暑期的活动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代表着一段放松和休闲的时间。
暑期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代表着放假和休息,也代表着家庭团聚和美好回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联想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和理解。
1.
【暑】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暑,热也。 、 《易·系辞》-一寒一暑。 、 《诗·小雅·四月》-六月徂暑。 、 《礼记·月令》-土润溽暑。 、 《《素问·天玄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 、 《韩非子·人间训》-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 、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乌兽稀毛,其性能暑。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宋·苏轼《教战守》-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组词】
暑溽、 暑岁、 暑夏、 暑寒、 暑湿
炎热的日子。
【引证】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 《韩非子·显学》-寒暑不兼时而至。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