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2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24:58
“下官”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职位较低的官员,通常用于古代**官场中,用来谦称自己或称呼比自己职位低的官员。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献、古装剧或特定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到。
“下官”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减少,主要保留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已经非常有限。
在**传统文化中,官场等级森严,“下官”的使用体现了古代官员之间的等级关系和礼仪规范。这种用法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官僚文化。
“下官”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朴、正式和谦逊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场的严谨和礼仪,以及官员之间的互动方式。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观看古装剧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增加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场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下官”来营造历史氛围:
朝堂之上,下官谨言,
一纸奏章,心怀忧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穿着古代官服的官员,低头谦逊地说话。在音乐方面,可以联想到古筝或古琴的音色,营造出一种古典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也有类似的词汇“下官”(かみかん),用来指代职位较低的官员,体现了东亚文化中官场等级制度的相似性。
“下官”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官场文化和礼仪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这个词汇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