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53:32
“下寨安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山下建立营寨,安顿军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在某个地方安定下来,建立根据地或基地。
“下寨安营”源自古代军事用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非军事领域,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安定或建立基地的行为。
在**文化中,安定和扎根被视为重要的生活目标。因此,“下寨安营”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常常与稳定、持久和归属感联系在一起。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定、安全和持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建立家园、稳定生活和长期规划的情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最终选择在一个城市安定下来,这就像是“下寨安营”,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稳定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岁月的河流旁,我下寨安营, 筑起梦想的城堡,守护心灵的安宁。”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军队在山脚下搭建帐篷,篝火旁士兵们围坐,这种场景给人以温暖和安全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ttle down”或“establish a base”,虽然不如“下寨安营”那样具有具体的军事和文化背景,但也表达了安定和建立基地的概念。
“下寨安营”这个成语不仅在军事上有其特定的含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广泛的比喻意义。它强调了安定和扎根的重要性,是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
下寨安营依三略,赤心敢勇保皇朝。
此子颇习韬略遁甲之书,学成管乐之谋,~,亦有孙吴之智。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寨】
(形声。从木,赛省声。本义:防卫所用的木栅)。
同本义。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军已近寨。 、 、
3.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4.
【营】
(形声。从宫,荧(yíng)省声。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桂馥义证:“营谓周垣。”-营,币居也。 、 《五等论》。注:“布居也。”-众目营方。 、 《礼记·礼运》。按,四围拥土也。-冬则居营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