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0:53
“下妻”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地位较低的妻子,通常用来指代妾或侧室。在古代**,正妻的地位高于其他妻子,因此“下妻”一词用来区分正妻与其他妻子。
在文学作品中,“下妻”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家庭结构或宫廷生活的场景中,用以展现人物关系和社会等级。在口语中,这一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文化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研究古代家庭结构时可能会提及“下妻”这一概念。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家庭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时有所不同,但都与“下妻”在某种程度上相关联。
“下妻”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庭成员地位的划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时仍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结构和成员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下妻”一词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家庭成员地位的严格划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性别角色。
提到“下妻”,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复杂家庭关系和女性在其中的地位。这一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历史感和文化厚重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古代女性地位的思考。
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化时,我曾遇到过“下妻”这一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家庭结构和社会等级。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生活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下妻”这一词汇来描绘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
想象一幅古代宫廷的画作,其中描绘了多位“下妻”在宫中的生活场景,这样的画面可能会让人感受到古代宫廷的繁华与复杂。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中宫制度,也有类似的概念,但具体的称谓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下妻”这一词汇在理解古代*家庭结构和社会等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一词汇的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文化理解都是宝贵的资源。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