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9:08
殒殁(yǔn m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死亡或丧命。它通常用来描述生命的终结,尤其是在较为正式或文学的语境中。
在文学作品中,殒殁常用于描绘悲剧性的死亡,增添一种庄重和哀伤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因为它的正式和文学性质较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或法律文献中,殒殁可能用于描述历史人物或案件中的死亡**。
同义词:死亡、丧命、逝世、去世 反义词:诞生、出生、存活、生存
这些同义词在语气和使用场合上有所不同。例如,“死亡”较为中性,而“殒殁”则带有更多的文学色彩和庄重感。
殒殁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文学和正式文体中仍保留其地位。
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个重要且敏感的话题。殒殁**这个词汇的使用,反映了中文对于死亡的庄重和尊重。在某些社会背景下,如丧葬仪式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
殒殁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哀伤和庄重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逆性,以及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在个人经历中,殒殁可能用于描述亲人或重要人物的去世,尤其是在需要表达深刻哀悼和尊重的场合。
在诗歌中,殒殁可以用来营造一种悲壮的氛围:
星辰殒殁夜空寂, 英雄逝去史册留。
殒殁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黑白的画面,或是低沉的音乐,如葬礼上的哀乐,营造出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erish”或“pass away”,但它们在语气和使用场合上与殒殁有所不同。殒殁更具有文学和庄重的特点。
殒殁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和庄重感的词汇,适用于需要表达深刻哀悼和尊重的场合。它在文学和正式文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中文对于死亡的庄重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
1.
【殒】
(形声。从歺(“歹”是隶楷写法),员声。歺(è),剔肉残余的骨头,常与“死亡”有关。本义:死亡)。
同本义。
【引证】
《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没也。 、 《一切经音义三》-殒,字书作陨,同于敏反。 、 《后汉书·隗嚣传》-妻子颠殒。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未尝殒于城中。
【组词】
殒亡、 殒骨、 殒没、 殒逝、 殒谢
2.
【殁】
(形声。从歺(è),(mò)声。歺残骨,与死亡有关。本义:死)。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四》-殁,终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伯乐既殁兮。 、 《国语·晋语四》-管仲殁矣。 、 韩愈《祭十二郎文》-少者殁而长者存。
【组词】
既殁、 殁世、 殁命、 殁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