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0:37
“千汇万状”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变化无穷。字面意思是指事物的种类和状态非常多,难以计数和描述。
在文学作品中,“千汇万状”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如山川、花草、云彩等。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复杂多样,如市场上的商品、人的性格等。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地质学等,可以用来描述物种的多样性或地质结构的复杂性。
同义词:
反义词:
“千汇万状”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事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描述传统。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等已经出现,反映了古人对世界多样性的认识和表达。
在文化中,“千汇万状”常被用来赞美自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体现了人对和谐共生、多样统一的哲学思想。在社会生活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丰富、多彩、生动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然界的美丽和复杂,以及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活力。它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千汇万状”来形容一次艺术展览,那里的展品种类繁多,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千汇万状的自然,
绘出无尽的画卷。
山川湖海,花草树木,
每一笔都是生命的赞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充满各种动植物和地貌的生态画卷,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声音,如鸟鸣、虫叫、风声等,构成一首自然的交响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yriad of forms”或“a kaleidoscope of shapes”,都用来形容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
“千汇万状”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能够更生动地描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观察和感受。
明·叶蕃《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之奇,而龙翔虎跃也。”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汇】
(形声。从匚(fāng),筐子,淮声。本义:盛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谓有器名汇也。”-汇,器也。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