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13:3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13:30:09
词汇“含珠”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含珠”字面意思是指包含或含有珍珠。基本含义可以引申为内部含有珍贵或宝贵的东西,常用于比喻意义,形容某物或某人内在具有珍贵的品质或价值。
“含珠”一词源于汉语,由“含”和“珠”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丰富和深化。
在**文化中,珍珠象征着纯洁和珍贵,因此“含珠”常被用来形容内在的美好品质。在社会交往中,也常用来赞美某人内在的智慧或美德。
“含珠”给人以珍贵、内敛和深邃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不张扬却内涵丰富的人或物,激发人们对内在美的探索和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含珠”来形容那些看似平凡却内涵丰富的朋友,或者在写作时用它来比喻某篇文章的深刻内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她的眼眸含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夜的深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ntaining pearls”,但在比喻意义上,可能更多使用“gems”或“pearls of wisdom”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含珠”这个词汇不仅在字面上描述了含有珍珠的状态,更在比喻意义上丰富了我们对内在价值和品质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词汇,能够增强表达的细腻性和深度。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