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9:37
死乞百赖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非常固执地纠缠不休,不顾一切地请求或要求某事。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某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不择手段地纠缠他人,直到对方答应或满足其要求为止。
在不同的语境中,“死乞百赖”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死乞百赖”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固执和纠缠行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行为模式的常用语。
在中国文化中,“死乞百赖”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因为它涉及到对他人的过度纠缠和不尊重。在社会交往中,适度而有礼貌的请求是被鼓励的,而过度纠缠则可能被视为缺乏教养。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对他人的不尊重和过度纠缠。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那些不顾他人感受,只顾自己利益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死乞百赖地纠缠他人。这种行为可能会让人感到厌烦和无奈,但也可能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坚持不懈最终达到目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死乞百赖”融入到描述一个人物性格的诗句中,例如:
他如影随形,死乞百赖, 只为那一抹微笑,一缕温暖。
在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不停地围绕着另一个人转,不断地请求和纠缠。在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不断的恳求声和无奈的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ster someone relentlessly”或“nag someone persistently”,这些表达也传达了类似的纠缠和不休的意思。
“死乞百赖”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用来描述那些不顾一切地纠缠他人的行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同时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他只好年有年礼,节有节礼,死乞百赖巴结上冯老兰。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乞】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乞,谓行匄也。 、 《春秋·僖公八年》-郑伯乞盟。 、 《谷梁传》-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 、 《庄子·盗跖》-操瓢而乞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钱币乞之。 、 宋·苏轼《教战守策》-乞为囚虏之不暇。 、 《明史》-瑞亦屡疏乞休。
【组词】
乞化、 乞言、 乞邻、 乞粮、 乞活、 乞募、 乞麾、 乞灵、 乞请
3.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
4.
【赖】
(形声。从贝,剌(là)声。本义:得益;赢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赖,赢也。 、 《方言十三》-赖,取也。 、 《国语·周语》。注:“利也。”-先王岂有赖焉。 、 《国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 、 《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
【组词】
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