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2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23:25
瓦合之卒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瓦片一样拼凑在一起的士兵”。基本含义是指临时凑集起来的士兵,通常指那些缺乏训练、纪律性差、战斗力不强的军队。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军队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
在文学作品中,瓦合之卒 常用来形容那些因紧急情况而被匆忙召集起来的军队,如战争时期的民兵或临时征召的士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任何临时组成的团队或群体,不一定局限于军事领域。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具体分析某次战役中军队的组成和战斗力。
同义词:乌合之众、临时凑集、杂牌军 反义词:精锐之师、铁军、正规军
同义词如“乌合之众”强调的是无组织和混乱,而“瓦合之卒”更侧重于临时性和战斗力不强。反义词则强调军队的训练有素和战斗力强。
瓦合之卒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军队组成的比喻。在古代,瓦片是建筑中常见的材料,用来比喻士兵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瓦合之卒** 这个成语反映了对于军队组织和纪律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批评那些缺乏组织和纪律的团体或组织。
瓦合之卒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无序和脆弱。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群缺乏训练、装备简陋的士兵,他们在战场上可能显得无助和混乱。
在现实生活中,瓦合之卒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临时组成的团队,如项目组或志愿者组织,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可能会显得效率低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瓦合之卒 来比喻那些看似无序但实际上有着内在联系的事物,如:
瓦合之卒,看似无序, 却在风暴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视觉上,瓦合之卒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片杂乱无章的瓦片堆,或者一群穿着不统一制服的士兵。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场上杂乱的脚步声和嘈杂的命令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agtag army" 或 "motley crew",都强调了军队的非正规性和临时性。
瓦合之卒 这个成语在描述临时组成的团队或军队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无序和脆弱的意象,也提醒我们在组织和管理上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1.
【瓦】
用瓦覆盖;铺瓦。
【引证】
《急就篇》-瓦屋梁。
2.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