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9:03
“不亦善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难道不是很好吗?”或“岂不是很好吗?”。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肯定和赞赏的态度,通常用于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行为表示赞赏或认可。
在文学作品中,“不亦善夫”常常用于表达作者对某个人物或**的赞赏。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雅的对话中仍然可以听到。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学术讨论或正式报告中,以表达对某个观点或发现的认可。
同义词:
反义词:
“不亦善夫”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雅或正式的语境中仍然被保留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不亦善夫”体现了对美德和智慧的赞赏。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和谐、智慧和美德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赞赏的。它让我联想到对某人或某事的肯定和认可,以及对智慧和美德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学术讨论中使用过“不亦善夫”来表达对某个同学提出的创新观点的赞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不亦善夫,生活如此美好。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如花开满园的春日景色。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轻快愉悦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小步舞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sn't that wonderful?”或“How wonderfu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赞赏和肯定的情感。
“不亦善夫”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赞赏和肯定,还体现了对智慧和美德的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亦】
(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俗作腋-亦,人之臂亦也。 、 《广雅》-胳谓之腋。 、 《埤苍》-腋在肘后。
也;也是。
【引证】
《战国策·魏策》-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组词】
亦许、 亦然
3.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4.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 【不亦】 常用于表肯定的反问句,句末多有"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