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08
词汇“四冲八达”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用来形容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可以通往各个方向。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四冲八达”字面意思是指四个方向都有冲要之地,八个方向都有通达之路。基本含义是形容交通非常便利,道路网络发达,可以通往各个方向。
“四冲八达”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四冲之地,八达之途。”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交通便利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交通的便利性被视为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四冲八达”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象征一个地区的繁荣和开放。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和正面的,因为它象征着便利和开放。联想上,可能会想到繁忙的交通枢纽,或者是历史上的重要商贸城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交通便利的城市或地区,比如在规划旅行路线时,会选择那些四冲八达的地方,以便于出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四冲八达路,行人如织忙。夜灯照古道,岁月流转长。”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繁忙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车辆的喇叭声、行人的交谈声和城市的喧嚣。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交通的便利,如英语中的“well-connected”或“easily accessible”。
“四冲八达”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交通的便利性,也反映了人们对便利生活的追求和对开放交流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然通之为名,盖取譬于道路,四冲八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冲】
3.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4.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