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31:57
守璞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守”和“璞”。字面意思是指守护未经雕琢的玉石,即保持事物的原始状态或本质,不加修饰或改变。在更深层次上,它可以指保持纯真、质朴或原始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或污染。
“守璞”一词源自古代对玉石的崇拜和尊重,玉石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纯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扩展到保持任何事物的原始和自然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守璞常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联系,强调保持事物的自然状态,不强加人为的干预。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被用来倡导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守璞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纯洁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未被污染的自然环境和纯真的心灵。它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纯净,不被外界的复杂和繁杂所影响。
在个人生活中,守璞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比如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净,不被物质的诱惑所动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守璞之心,如山间清泉,流淌不息,洗净尘世的烦忧。”
守璞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片未被开发的森林,清澈的溪流,以及鸟儿的鸣叫声,这些都是自然、原始的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irgin”或“pristine”,都强调保持原始和未受污染的状态。
守璞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简单,不被外界的复杂和繁杂所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守璞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词汇,用来形容那些保持原始状态和纯真心灵的人或事物。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璞】
(形声。从玉,菐(pú)声。本义: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
天真,淳朴。
【引证】
郑观应《盛世危言》-夫质者朴也,有崇尚太璞之意。